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健康科普
很多人对磁共振有一些误解,
以为它是超大辐射磁场的“怪兽”。
核磁共振成像(MRI)
是一种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
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可用于检查身体各种组织和器官。
MRI检查
是对人体没有辐射危害的“绿色”检查,
它可以帮助医生在早期
发现疾病和异常的情况,
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下面就为大家揭开磁共振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MRI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检查时会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当患者进入这个磁场时,体内的氢原子核会被磁化。通过施加射频脉冲,氢原子核会被激发并释放出能量,能量信号会被接收并转换成图像。与CT或X射线相比,MRI可以提供更高的组织分辨率。对于一些复杂的神经系统、关节、肌肉或软组织的问题,MRI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工具。
MRI的使用范围
神经系统
MRI成像可以显示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图像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可帮助医生了解脑部结构、脑组织和脊髓的情况。常用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塞、脊髓损伤等。
骨肌系统
MRI在骨肌系统中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关节腔积液、韧带、软骨和半月板的损伤,以及周围肌肉和肌腱的结构,以二维、三维方式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病变。MRI常用于骨肌系统疾病的检查,如关节内病变、肌腱断裂等,能够准确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和程度,帮助医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软组织
MRI可以对软组织如脂肪、骨髓和血管进行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提供详细的结构信息。MRI在乳腺疾病诊断中能够以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的方式,彻底摆脱放射线对人体的损害,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MRI还可以清晰地显示前列腺的形态大小及病变。
腹部
MRI可以提供全面的影像信息,包括肝、胆、脾、胰腺等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些器官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病变的范围和特征,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通过MRI心电门控和快速成像技术等不同的技术,能对心血管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形态和结构等进行评估。如动脉瘤、心肌病等。通过测量心肌厚度变化、左室长度和短轴以及心功能等参数,MRI可以评估心脏功能状态。MRI还可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如超声心动图、CT等,以提供更全面的心脏信息。
MRI检查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患者需要去除随身携带物品,包括:手机、手表、磁卡、钥匙、金属首饰、打火机等物品。避免干扰MRI设备的正常运行,影响检查结果;
2、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安静并配合医生,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呼吸和身体移动,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地获取图像。同时应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焦虑;
3、呼吸训练: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呼吸练习,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呼吸,避免因呼吸不当导致的影像模糊或伪影;
4、检查配合:需要保持静止不动,尤其是对于活动度较大的部位,如手、足等。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采取特定的体位,遵循医生的要求,确保体位正确;
5、定位要求及遵循技术规范: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定位,如躺在扫描床上固定好头部、身体等部位。在定位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技术规范,避免移动或改变姿势;
6、及时处理不适感:检查时患者若出现不适感,需及时告知医生,使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调整扫描参数或停止检查等;
7、禁忌事项: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为新型的MRI兼容性产品除外)。体内装有电子耳蜗,神经刺激器等电子装置,妊娠3个月内,眼眶内有磁性金属异物等绝对禁忌症。
对于体内有弱磁性植入物(如心脏金属瓣膜,血管夹等);固定假牙、避孕环、骨关节固定钢钉;高热、幽闭恐惧症者及妊娠3个月以上者,需要权衡病情与检查的利弊慎重考虑。
总而言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无辐射、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特别声明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放射影像科 供稿
品宣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