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健康科普
如果你经常头晕无力、脸色苍白,
第一反应往往是:
我不会是贫血了吧?
见到医生第一个问题就是:
“医生医生,我为啥会贫血呢?”
其实贫血是多种疾病的表现,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贫血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贫血意味着各种原因造成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从而影响了血液携氧能力的情况。
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浓度范围为120-150 g/L,男性为130-170 g/L,低于这个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贫血会导致老年人体力下降、疲劳感增加。对于已有的心血管疾病老人,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贫血会对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它引起的缺氧会影响儿童大脑的发育,导致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妇女也会因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而贫血。在孕期,贫血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等风险。哺乳期间,贫血可能导致乳汁分泌减少,影响母乳喂养。
根据红细胞的大小,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三种。
小细胞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于慢性疾病、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的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或某些维生素缺乏引起的贫血。
甲状腺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红细胞生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导致贫血。
胃肠道出血是引起贫血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有时候这种出血可能比较隐匿。
胃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查看消化道内部情况,检测有无溃疡、息肉、炎症等问题,从而找到出血的源头。
长期饮食偏素、食欲差会引起营养性贫血;
女性如子宫肌瘤、内膜异位症等引起的月经量过多也可能导致失血性贫血;
长期排便困难、习惯性便秘等引起的痔疮,还可能加重贫血。
异食癖是指贫血患者出现对非食物物质的强烈欲望和摄入行为,如食用土壤、纸张、冰块等。
因为缺铁会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和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从而导致食欲异常。贫血可能导致味觉异常,使患者对食物的味道感受减弱或改变。
贫血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疲劳、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从而使患者出现对非食物物质的渴望,试图通过摄入这些物质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是否能够停药,还要明确贫血的病因是否由缺铁引起?排除其他可能存在的疾病,贫血症状是否缓解?血红蛋白、铁蛋白等指标是否恢复正常范围?并且能持续一段时间不下降。
孕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一定要明确是否是地中海贫血,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导致的贫血。
这种贫血类型属于溶血性贫血,一般不需要补充铁剂。主要的治疗目标是在孕期维持足够的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贫血的程度。
一种是易于吸收的血红蛋白铁(来自动物食物),如牛肉、羊肉和猪肉等红肉类;动物肝脏,尤其是牛肝;还有鸡蛋。
另一种是难于吸收的非血红蛋白铁(来自植物食物)。
坚果和种子:杏仁、核桃、葵花子等坚果,南瓜子、葵花子等种子也含有较高的铁含量。
全麦食品:全麦面包、全麦米饭和燕麦等。
绿叶蔬菜:菠菜、羽衣甘蓝、莴苣等。
干果:葡萄干、无核枣等。
为了提高铁的吸收率,可以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
血液内科 供稿
品宣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