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健康科普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
人们动不动就喜欢喝点“小甜水”。
然而,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
长期频繁喝饮料
可能与心肌梗死有着紧密的联系。
接下来,就一起往下看看
饮料给心脏健康带来的潜在风险吧~
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饮料
有哪些不良影响?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仅2017年,中国就有近1.3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甜饮料导致的冠心病和糖尿病。众多饮料中,尤其是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添加糖,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饮料会引发如下不良影响:
1、高血糖:摄糖过多会导致血液中糖分的急剧上升,长期饮用高糖饮料会导致糖尿病。血糖升高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减慢血流运行速度,使血管变细、变脆、弹性降低,导致血流不畅、血管堵塞,从而导致急性心梗、脑梗、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2、肥胖:摄取过量糖分但无法及时消耗,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造成肥胖及超重。而肥胖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极高,患者心血管(CVD)和慢性肾疾病患病率与死亡率也会显著升高。
饮料中的咖啡因
还会对人产生这些影响?
饮料中含有的咖啡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刺激物质,常存在于咖啡、茶、能量饮料等饮料中。咖啡因能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和冠状动脉的血液流量,因此适量喝咖啡可以保护心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但是过量摄入或长期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饮料,可能会对心脏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
1、心悸:过量的咖啡因摄入会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会产生心悸感,甚至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2、血压升高:咖啡因饮料中的咖啡因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长期大量饮用含咖啡因饮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长期饮用饮料会引起多个器官释放促炎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等,加重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不稳定型斑块和引发斑块破裂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不稳定型斑块的破裂引发了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
该如何维护心血管健康呢?
为了维护心脏健康,我们建议大家适度饮用饮料,控制咖啡因摄入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定期门诊复查肝功能、血脂,进行心脏健康检查是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同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健康饮食:选择多种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避免高胆固醇、高盐、高饱和脂肪和高糖的食物。
2.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范围,通过正常饮食和适量锻炼来达到目标。
3.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脏病风险。
4.戒烟限酒:吸烟和大量饮酒是心脏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你是吸烟者,应尽量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女性每日不超过一杯,男性不超过两杯。
5.控制血压:定期检查血压,将其控制在健康范围内。如有高血压,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治疗。
6.控制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被称为"坏"胆固醇。通过健康饮食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脂水平。
如果你有任何心脏病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胸闷等,请立即就医。尽早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记住,预防胜于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心血管内科 供稿
品宣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