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投诉与监督热线:40001-95522 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省市医保定点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健康科普



大讲堂 | 这里有10个办法,助你调节焦虑情绪

来源: 时间:2021年01月12日 作者:系统管理员(勿修改) 浏览量:

正常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时,预感将要发生不利的情况,因对未来的担忧而出现紧张不安、出汗、血压升高、呼吸心律增快等心理生理反应,即为焦虑。

适度的焦虑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这是一种积极应激的本能反应。但过度的焦虑,妨碍人们应对目前的危机,甚至妨碍正常生活,则可能转化成焦虑症。

哪些性格的人容易患焦虑症?

(1)争强好胜、攀比心强。

(2)过度完美主义。

(3)自卑,挑剔,对人对己都不满意。

(4)强迫,穷思竭虑。

(5)谨慎,患得患失,胆小怕事。

(6)责任感极强。

(7)神经过敏,人际关系敏感。

过度焦虑会给健康带来损害,甚至发展成为焦虑症,其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1)身体紧张: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肌肉紧张、表情紧张。

(2)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出汗、晕眩、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或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不适、大小便过频、喉头阻塞感。

(3)对未来莫名的担心:过度担心,难以控制自己的担心——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

(4)过分机警:对周围环境充满警惕,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中,影响到工作生活。坐立不安、易激惹、难以集中注意力,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如何识别焦虑症?

当你有以下情况需警惕过度焦虑。

(1)比平常更容易紧张、着急、心情烦乱、惊恐,坐卧不安。

(2)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3)经常担心自己或家人发生不幸。

(4)感觉不能控制自己,身体发抖打颤,感觉可能将要发疯。

(5)经常头痛、颈痛、背痛,容易衰弱和疲乏。

(6)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心跳地比平时快。

(7)常常一阵阵头晕,要晕倒的感觉。

(8)经常手脚麻木、刺痛、湿冷。

(9)经常胃痛和消化不良。

(10)常常要小便。

(11)脸一阵阵发红发热,出汗。

(12)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噩梦。

怀疑焦虑症怎么办?

应该第一时间向专业医生求助。

焦虑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仅仅是焦虑状态,也可能是焦虑症,但也可能是身体发生了器质性的病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脑瘤等)导致情绪改变。当你感受到焦虑时首先需要专业医生排除器质性病变明确诊断。如果一开始即行自我调节或心理治疗,可能延误病情。

焦虑症不仅仅是情绪不佳,而是一种全面的情感障碍,不会自发缓解。在此强调“焦虑症”不建议单纯的心理治疗。当确诊焦虑症时最佳的方案是“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治疗。

焦虑如何自我调节?

1.

自我反省:焦虑是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的自我压抑造成的。这些被压抑到意识层面下的内在心理冲突积蓄多了,就会引发焦虑的躯体化症状,此时你只知病痛,而不能体验情绪的焦虑。只有进行自我反省,梳理内心深处的感受,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感受的情结说出来,焦虑症状可能就缓解了。

2.

培养良好的心态: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不思过往,不畏将来,只管行动,活在当下。”这样可始终保持情绪稳定,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应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

3.

保持乐观,肯定自我:当遇到苦难时,焦虑也如影随形,这时反复默念“没有问题”,“我可以对付”,“我比别人行”。渐渐的焦虑的躯体化症状就会消失,焦虑情绪逐渐缓解了,困难也随之解决了。

4.

适时适度的情绪宣泄:在私密的空间(办公室、家):放声大喊发泄焦虑情绪;与信任的人交谈哭诉宣泄压力。

5.

转移注意力: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可以暂时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心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周末外出郊游、聚会,暂时远离工作压力,释放焦虑;如果近期因焦虑影响到工作效率,不妨休个长假,放飞心灵,换个好心情。

6.

学会自我放松:

A)深呼吸:当你感到焦虑时,你的脉搏会加速,呼吸会加快。深呼吸可以迫使你减缓呼吸,降低心率,焦虑自然就缓解了。

B)活动下颚和四肢:当你面临紧张时,牙关会紧闭,肌肉紧绷。此时不妨左右摆动下颚,上下活动双肩,前后扩展胸阔,并配合深呼吸,以松弛紧绷的肌肉,舒缓压力,焦虑得以缓解。

C)自我放松训练: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默默给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如此渐进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随着全身肌肉放松,焦虑可以慢慢得到平复,你可以开始用意念想象自己在一个碧波荡漾的湖边,沐浴温暖和煦的阳光,和暖的山风徐徐拂面,听见波涛轻拍岸石的声音,闻到空气中清新宜人的花香……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放松。

D)自我脱敏:在你精神稍好的情况下,想象可能引起你紧张焦虑的情景。从使你紧张焦虑最轻的情景开始,当感觉紧张焦虑时,做深呼吸自我放松训练,冥想一副能让你放松的画面,体会放松的感觉,当你回复平静时可重复再现使你紧张焦虑的情景,再次用上述方法自我调节,如此反复,你慢慢地即使在紧张焦虑的情景下你都能安然处之。

7.

保持睡眠充足:焦虑使人难以入眠,多梦、易醒。而糟糕的睡眠又会加重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充足的睡眠可以缓解紧绷的神经,降低焦虑程度,打破这个环节。

8.

维持个人及生活空间整洁,不吃过于油腻辛辣食物,不吸烟,不饮酒,不喝咖啡及浓茶。

9.

正确认识焦虑,及时自我疏导,必要时寻求心理帮助:焦虑来袭时,要意识到这只是焦虑的躯体表现,不要紧张,这不是躯体生病了!但也不要忽略它,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及时消除暂时来袭的焦虑,如果效果不佳,尽早看心理医生。

10

如明确为焦虑症,则需坚持正规治疗,坚持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

焦虑症家属能做什么?

(1)陪伴患者到医院就诊,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及躯体情况做全面细致的评估。尤其是对老年患者及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评估更不容忽视。

(2)协助医生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消除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疾病的治疗需要一段时间,病情也可能会有反复,家属需耐心陪伴,接纳患者的哭泣、纠缠等情绪发泄行为。

(4)在医生指导下协助患者制定可行的生活计划。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和焦虑程度,制定合理的作息,原则上内容要简单、轻松、有趣味性,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集体活动。

(5)协助患者完成生活计划,允许逐渐进步,及时表扬,让计划逐步完成。

(6)当焦虑感受来袭时,陪伴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症状。

(7)在医生指导下陪伴患者掌握并应用放松技术应对焦虑急性发作。

(8)在医生指导下陪伴患者掌握并应用“森田疗法”逐渐战胜焦虑,即“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带着症状生活”。

(9)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供安静、舒适、平等、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10)督促患者坚持正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神经内科 供稿

社会服务部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