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健康科普
来源: 时间:2021年03月31日 作者:系统管理员(勿修改) 浏览量:
心力衰竭俗称心衰,大家都知道很严重,但大多数人对心衰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均较低,总以为心力衰竭是老年病,离我们还远。
其实心衰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人往往是等到心衰发生了,才开始认识心衰,后悔已经来不及。为了避免遗憾,今天来讲一讲心力衰竭。
一、 心力衰竭有哪些表现?
心力衰竭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因为心脏功能有储备,心脏可以代偿,但这个时候心脏在损害,心脏不断扩大,心功能透支,一旦不能透支了,才会表现出来症状。
症状开始时表现轻微,在正常的劳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情况下,比健康人群要有明显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的表现,体力会有明显的下降,爬楼的时候比正常人中间要有更多的休息的时间和次数。这些症状往往不被重视,被当作年龄增大的正常表现。
心力衰竭的晚期表现为活动时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休息、睡眠中憋醒需要坐起,或者表现为双下肢浮肿。
二、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
1、引起心力衰竭的急性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造成心肌损害。
2、高血压是引起心衰最常见的病因,由于高血压发病率高,全国估计有3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造成心力衰竭患者越来越多。
高血压造成心衰的原因是压力负荷过重,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3、糖尿病、肥胖是容易忽视的病因,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群增加,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糖尿病人数已达1亿,糖尿病可以造成糖尿病心肌病,肥胖产生肥胖性心肌病,造成心肌代谢障碍性,由于糖尿病无症状,往往被忽视。
4、 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仍然是心衰的重要原因。
三、 如何早期预防心力衰竭呢?
1、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早发现早治疗高血压;避免高血压引起的心衰;
2、预防冠心病,早发现早治疗冠心病,包括健康饮食,运动锻炼,预防三高,规律生活,定期查体等;
3、冠心病早就诊,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早就诊,分秒必争,晚了就可能心衰。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护残余心肌细胞,避免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是防止出现心力衰竭的基础;
4、发现和控制糖尿病。
四、已经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如何防治心衰再发?
1.注意保暖,预防感染。感染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的好发季节,在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房间适时开窗通风,可降低空气中致病菌的浓度,尽量减少与存在感染者密切接触,外出时注意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及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可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水钠在体内潴留,导致心脏容量负荷过重,是出现心力衰竭的重要诱因。对于有基础心脏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的人群,控制水和食盐的摄入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常可通过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的变化来识别有无心力衰竭。如果出现尿量明显减少,体重逐渐增加,那么就要警惕出现心力衰竭了。
3.适度的运动对于有心力衰竭风险的人群也是十分重要的,参加心脏康复,进行有氧运动可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增加运动耐量。
【小贴士】
如果您出现以下情况,请一定要尽快来医院就诊:
1、疲乏无力,连遛狗的力气都没有了;
2、气短、呼吸困难,体力较前明显下降;
3、下肢出现水肿或者出现鞋不合脚了;
4、小便量明显减少;
5、不能平卧,睡觉要再加一个枕头;
6、比别人怕冷,浑身犯冷,手脚冰凉。 心血管内科 供稿
社会服务部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