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投诉与监督热线:40001-95522 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省市医保定点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进来测一测,你是超重还是肥胖

来源: 时间:2021年01月12日 作者:系统管理员(勿修改) 浏览量:

2020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肥胖已经成为我国居民一个突出的健康问题。

报告显示,我国成年男女性平均体重分别为69.6公斤和59公斤,相比2015年分别增加了3.4和1.7公斤,一半以上的成年人超重或者肥胖。目前,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超重和肥胖标准通常以体重指数(BMI)作为判断超重和肥胖标准,所谓体重指数(BMI)是指体重(kg)比身高(米)的平方,当BMI≥25时诊断超重,BMI≥28时诊断肥胖。造成超重与肥胖的原因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不平衡,是导致个体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这主要与居民有以下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

1、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尤其是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高盐高脂”;

2、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

3、体力活动普遍不足。

超重与肥胖的危害

超重和肥胖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

随着体重指数(BMI)的上升,各类危险因素呈上升趋势,可以引起以下慢性疾病,包括:

(1)代谢性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

(2)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头号致死原因,每年有1700万人因上述疾病死亡;

(3)肥胖还导致打鼾,甚至睡眠呼吸暂停,造成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还可出现夜间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

(4)肌肉骨骼疾病:尤其是骨关节炎;

(5)某些癌症: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与肥胖有关。

饮食是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基础1.首先是均衡饮食。

三餐规律进食,控制总能量摄入,每餐食不过量;维持食物品种多样,建议每日尽可能多摄入不同种类食物;多食蔬果、奶类和大豆,每天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不以果汁代替;适量鱼、禽、蛋、瘦肉:每周摄入≥300g鱼类,建议采用煮、蒸等非油炸类烹饪方法;红肉(如猪、牛、羊肉类)摄入量不宜过多;每周吃鸡蛋3-6个;

肥胖人群建议每餐一半是蔬菜,四分之一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肉、鱼、蛋、奶制品和豆类),四分之一是碳水化合物(谷类),并减少每天膳食中的能量,水果可以在两餐之间食用。2.低盐低脂饮食

减少盐和油的摄入。每天摄入钠盐<6 g,烹饪时少放盐,少吃腌制食品以及黄酱、腐乳等;食用油每天不超过20g,多选用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豆油、亚麻籽油、茶油和橄榄油等,并调换使用。3.限制含糖饮料和饮酒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尽量不饮酒,如果饮酒,应限制在每天52度白酒不能超过1两,可以适量饮茶,绿茶为宜。运动是改善超重与肥胖的良方运动需要保持一定的强度和频率,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 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每1分钟高强度相当于2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

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如骑车(车速<16 km/h);步行;跳舞(社交舞、广场舞等);家居活动(如整理床铺、搬桌椅、拖地、手洗衣服、清扫地毯等);

高强度身体活动:如骑车(车速≥16 km/h);竞走或跑步;跳绳、游泳、篮球、足球;负重爬山。

避免久坐,包括静坐、倚靠或平躺等。心内科 供稿

社会服务部 编审